“应该交9400多元,减免了近600元,实际交的税款是8800多元。”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表示,该公司主要研发和生产用于汽车、建筑、高铁等行业的新材料,环保费改税后因为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国家标准,享受到了税收优惠。他激动地说:“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效率的动力。”

4月1日是环境保护税首个征期的第一天,为了帮助企业顺利完成首次纳税申报,上海市税务部门开展了绿色税制改革宣传主题日活动,全市17个办税服务厅也一并开设环境保护税服务专窗,为企业提供环境保护税现场咨询和纳税申报服务。
据悉,环境保护税服务专窗覆盖上海全市16个区和17个征管分局,4月1日起专窗仅受理环境保护税业务,窗口服务时间与工作日相同,为上午8:30-11:30和下午13:30-16:30。
无经验可借鉴?
多部门协作,确保征管准备到位
上海市税务局财产行为税处严庆处长表示,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从税收政策的执行,到纳税申报的操作,以及后期的监控管理,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严庆介绍道,为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平稳转换,市税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前期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实现了部门协作机制、征管配套制度、征管系统建设、纳税人污染源信息采集、宣传培训辅导的“五个到位”。
上海市税务局主动会商市环保局,联合发布了首个征期征管协作事项的通知,明确从宣传培训、基础信息采集和全员模拟申报、办税服务厅现场咨询等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此外,上海市税务局还制定了系统网络、政策解答等多个维度的环境保护税征管工作应急预案,并建立问题收集上报和处理机制,提前研判征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紧急情况,联合环保部门采取积极稳妥的相关措施,确保企业能够在首个征期内完成首次申报。

申报如何平稳有序?
提前熟悉环境,申报辅导到位
作为上海仅有的三家向海洋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之一,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东海海域从事石油及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是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环境保护税法颁布以来,上海市税务局和市海洋石油税收管理分局多次对该企业宣传解释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并派专人提前帮助企业做好税源信息采集,对企业财务人员开展一对一申报辅导,逐表逐栏解释填报要求,并辅导开展模拟申报,提前熟悉申报环境。
该企业财务部负责人说:“我们企业有信心按时完成申报,顺利落实海洋工程环境保护税这一绿色税制,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确保环境保护税应税企业的诉求及时得到回应,上海市税务局制定了专人联系制度,向环境保护税纳税人发出《致环境保护税纳税人的一封信》,并在信中列明税务人员的联系方式,由税务人员主动联系环境保护税纳税人,确保问题有专人回应、及时解决。
严庆介绍,为充分保障首个征期纳税申报平稳有序,上海市税务部门在办税服务厅增设了环保税申报专窗,确保有序受理纳税人的申报。同时,还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现场咨询、12366热线咨询,多渠道为纳税人开展纳税辅导。除前往办税服务厅办理环保税申报缴纳外,纳税人也可以在网上办理环保税业务,充分享受“互联网+”的便利。
严庆表示,实施环境保护费改税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期待,其生态意义大于财政和税收意义。